鼎信基酒专注于原酒生产酿造

19130046541
0830-3198858

首页酿酒技术与管理 入窖淀粉与发酵温度曲线的关系

入窖淀粉与发酵温度曲线的关系

2015年12月17日09:55 

传统纯粮固态白酒生产中,淀粉是窖内微生物的营养基质,是窖内发酵升温的动力源,恰当的淀粉比例含量可使窖内微生物生长旺盛,代谢产物丰富,可达到丰产丰收效果。在一定范围内糟醅淀粉浓度的增加,酒精的产量呈增长趋,淀粉乙醇的转化率(出酒率)呈下降趋势,但是这种趋势维持到淀粉浓度达到临界值时结束,酒精的产量不再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而增长,且出窖糟醅的残糖残淀越来越大,不利于下排调控。每消耗1%的淀粉,可使窖内温度大约升高1.5℃。

入窖淀粉浓度太高糟醅显腻、易起疙瘩,而且造成入窖糟醅耙软,不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繁殖生长,发酵升温反而缓慢甚至不升温现象;入窖淀粉浓度太低糟醅较松散,含氧量高、无“肉头”,初期发酵升温猛、但持续时间短,且升温幅度小。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发酵升温走势,就要合理地参考其它前置控制要素,结合实际科学判断入窖淀粉浓度。

首先要考虑出窖残余淀粉含量,残淀高要适当减粮,残淀低要适当加粮以保持入窖糟醅淀粉总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;其次是入窖温度,要做到热季减粮,冬季加粮;最后还要结合酸度、曲药、水分、粮食粗细度等要素全盘考虑,做出综合评估后确定粮食比例,以达到窖内微生物协调生长繁殖,温度走势表现为“前缓、中挺、后缓落”的工艺控制模式。

摘自《酿酒》

网友热评

电话咨询 公司地图 企业微信 首页 在线咨询